美加难民政策大比拼,谁在搏出位谁在赚眼泪?
面临着全球移民危机和欧盟的压力,加拿大和美国都仍旧致力于增加接受叙利亚难民的数目。虽然两个北美国家的目标是一致的 — — 缓解在困境中的叙利亚人逃离他们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 — — 但人数和安置进程却不一样。美国已承诺在明年接受10000 名难民,而加拿大则表示它将在明年三月前迎接 25,000名难民。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两国的难民政策,究竟谁的更靠谱?
这里是两国各个政策的比较:
费用
美国:联邦政府对于难民安置的年度援助预算是9亿5000万美元,每个美国人将要为此付出大约3美元 ( 基于2014年美国人口3亿1900万)。或者按照难民的人头算,将是每个难民获得95,000美元的援助 ( 基于明年将要抵达的10000人数算)。但个人担保和其他机构会分担超过一半的财政负荷。
美国:据彭博社报道,联合国难民署难民专员办事处负责确定难民身份,已经提交了18000名叙利亚难民的申请。在美国,从提交到安置的过程通常需要 18 至 24 个月。
加拿大:类似于美国,加拿大所接受的25,000名难民都是由难民专员办事处指定的。除了少数例外,加拿大只接受妇女、儿童和弱势群体 ( 包括完整的家庭,受威胁的妇女和LGBT者)。
负责部门和裁定情况
美国: 美国政府和九个国家安置支援中心一起进行难民个人资料的收集和背景信息的安全调查。
加拿大: 还没有发布详细的计划。签证官在加拿大移民局处理个案。据《环球邮报》报道,已有额外的工作人员被派往黎巴嫩、约旦和土耳其帮助加快这一进程。
美国: 第一步,由国家反恐中心、 国务院和其他安全机构审查难民潜在的安全风险。下一步,把难民在难民营采取的指纹、照片和在联邦调查局及国土安全部的数据库中的指纹和照片进行对比。叙利亚难民将通过另一个特殊的加强审查,每个难民都会和美国官员进行单独的面试。最后一步是第二次的机构间检查,以确保没有新的资料。
加拿大: 已经有500名加拿大官员在难民营对每个难民的身份进行检查,再和加拿大,美国及国际数据库进行对比。详细的信息尚未公布。
体检和文化定位
美国: 在难民营会进行体检和文化定位,这包括权利和义务,文化的融合和资金管理等部分。
加拿大: 将在境外进行体检,以确保难民没有传染性疾病或肺结核,同样也会有文化定位的过程。
入境
美国: 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官员会检查难民的资料,在指定的5个机场进行额外的安全检查。
加拿大: 每天将有900名难民通过包机到达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如有需要的话,军方将提供空运。尽管加拿大会签发1000份永久居民签证给难民, 但仍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安置
美国: 政府会和国家支援办事处合作确认难民身份,然后把他们安置在全国各地。安置地点的考量将包括是否有同一国籍的家庭、合适的住房和工作。大部分难民将被安置到能负担得起难民的中等大小的城市,比如Boise和Idaho。从2012年以来,这些中等城市接纳的难民已经比洛杉矶和纽约加起来的还多。
加拿大: 难民将暂时住在军事基地,酒店和被遗弃的医院。在那之后,省、 市、 红十字会、 社区组织将重新安置难民到全国各地的36个城市。将会有专门的组织负责帮助难民,包括咨询、 翻译和求职指导等服务。和美国不同的是,大多数难民将会留在大城市。
支援
美国:每个难民从当地的安置机构获得大约$ 1,000的津贴,以满足最低生活标准。当地的安置机构会在前三个月为难民提供社会保障,医疗补助,英语课程和求职辅导等服务。除此之外,在到达的六个月之内难民必须要偿还每人高达1,500美元的旅游贷款。
加拿大:个人担保会负责今年到达加拿大的10000名难民中的4000名难民的开销(每个人12,600美元,每个四口之家27,000美元),其余的将由政府资助。
对于美国来说,这一万名难民的绝对规模并不算大,就算有潜在的安全威胁,也是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作为自由世界的“带头大哥”,既然要宣传“普世价值”就势必要在具体行动上做出表率。在接收难民这种出头露面的事情上,自然不能落后太多。其三,如果拒绝接收难民,反而会给美国国内的少数族裔尤其是中东裔美国人带来负面印象,这对于千方百计希望获得2016大选的民主党政府而言显然是不愿意看到的。
而对于加拿大政府来说,审查方面更多的则是尚未发布的细节,无法确认能否对难民进行彻底的身份审查,而把难民都安置在大城市会不会也是一种危险?再加上叙利亚难民对加拿大兴趣不高,仅有被选中的5%也就是1801人表示愿意来加拿大。不知道小土豆会不会对此表示脸被打的很疼。
由此可见,同样是宣扬人道主义和普世价值观,加拿大政府做的更是“我请客,你买单”,更多是有能力的国民作为担保人接收叙利难民,赚个吆喝。而到了美国的难民则要为自己的花销负责。谁比谁更圣母,一目了然。
文/OTTAW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