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Facebook

梦醒时分的哈瓦那

一次的遇见与离别,一刻的沉醉,和一声的叹息。

从充斥着资本主义气息的度假小岛,飞到古巴的首都哈瓦那,像是一场梦,而且是一场穿越回从前的旧梦。梦醒时分,我想着那日看见的哈瓦那,竟是这般的触目惊心。

未落地之前,所有的印象只是从前读过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记载。想是一片怎样的土地,能够孕育出这样一位文学巨匠。是怎样的一片海,怎样的阳光与雨露,怎样的 mojito,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让海明威一生对古巴,对哈瓦那放不下。


但可能是有了之前在西班牙观看血腥的斗牛赛的经历,我已经对海明威笔下的美学产生了些许质疑。

从落地机场开始,哈瓦那的一切也确实一直戳中我心。

美得惊艳,色彩艳丽,像是把所有的美好定格在了最辉煌的时刻。大广场的16世纪哥特式建筑,18世纪的古典建筑,还有标志性的欧洲塔楼,让我感觉仿佛回到了巴塞罗那,米兰或是弗洛伦萨。把手放到石墙上,上面的斑驳是不是都可以带领我回到革命前。

穿过大广场,我往巷子里走了走,看见了开始变的破碎的玻璃,又往里走了走。直到有一位出门倒水的母亲制止了我,让我别再往里面走了,管好包,这里不安全。刚刚的惊艳好像在那一瞬间土崩瓦解了。我想着,在过去的许多地方都曾看见过遗址,踏入过旧宅参观,可为什么那日在哈瓦那看见的住宅区,让人心疼。

它用曾经的欧洲殖民旧梦,遮挡着萧条,可仅仅是一个转角,就戳破了之前吹大的泡沫。原本应该像西班牙一样,但阳台上的小花变成了破布,褪了色的衣服和有了补丁的裤子。窗户多多少少都有些残缺,我担心会漏风会漏雨。那天我在一个类似于双层四合院的入口前,多想进门去看一看。

我记得看过的中国80年代的电视剧里面,大家也是住着这样的楼,也是要公用卫生间和厨房。但那个大院可以看见光,那个大院,破了的地方会修补,掉了的漆会重新上色,她们的一切会在进步,会更新。

哈瓦那的住宅区,给人一种不相配的可笑,或是可惜吧。 我的认知里不能理解他们对于现状的满足。街上空空如也,双向三车道的大马路上鲜有当地人活动或是出行的痕迹。只有一辆接一辆的大客车,载着游客们,参观这个空空的城市。

如果说西班牙的殖民影响了语言和建筑,那么美国的殖民则是最简单的体现在了遍地的老爷车上。好像是在看一本老电影,金发女郎包着头巾戴着猫眼墨镜,涂着红唇行驶在西部的大道上。据说,古巴拥有全世界最完善的老爷车修理系统。由于美国多年以来的经济制裁,这个国家没有任何的进口。连购物也实行计划经济,发放粮票。外国游客只可使用外汇券,和本地钱币是高达24的汇率。

不论是在度假的岛上还是在哈瓦那市中心,服务生们都努力着多赚小费。因为我们在每一餐饭给的两三块小费,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据导游说,一位资深牙科医生一个月也只赚二十四的外汇券。怪不得他会说,在古巴最赚钱的工作一定与旅游业有关系。 

只记得那一天过得特别快,我好像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又飞回到了那个度假小岛上。我喜欢那日的艳阳,尽管流了许多汗背着重重的包。我喜欢精美的塔楼和罗马柱,尽管转角处便是遮挡不住的破旧和萧条。我喜欢古巴人的热情,尤其是对中国人的热情,但我多么希望他们能有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呀。

哈瓦那的一切让人又爱又恨。一片海,一抹艳阳,一杯醉人的mojito,就又是一场匆匆别离。

 

作者:Emma Liu

分类标签

合作伙伴

旗下产品

成为粉丝

相关信息

加入我们

正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