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社不点名批评中国 媒体:莫睬它
【观察者网 文/李东尧】近一周来,由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同父异母的哥哥金正男命陨马来西亚,一时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甚至关注热度丝毫不亚于本月中旬朝鲜试射“北极星-2”弹道导弹之时,随着马方调查的推进,多方将嫌疑的矛头指向朝鲜。
2月23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题为“卑鄙的做法、低级的算法”的评论文章再次拿本月的导弹试射说事,文章中频繁使用“口口声声标榜‘友好邻邦’的周边国家”、“以大国自居的国家”及“人多地广的邻国”等诸多语句,不点名批评中国的半岛无核化立场,为自己试射导弹的“合理性”张目。
对此《环球时报》24日认为,中国近日有关暂停进口朝鲜煤炭的措施让朝鲜感到了痛,并激怒了它,但中国应坚持严格执行安理会决议的立场,不受平壤对此采取什么反应的影响。
朝中社23日的文章中批评中国“肆无忌惮地采取非人道措施全面断绝了涉及民生的(与朝鲜)对外贸易”,并称这“实际上同敌对势力要搞垮朝鲜制度的阴谋大同小异”。
文章竟无端指责道,“没有政治主见,对美国随波逐流,却辩称这一卑鄙做法意在制止核计划,而非对朝鲜的民生造成影响。”
金正恩(资料图)
本月18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宣布,本年度暂停进口朝鲜原产煤炭,以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2321号对朝制裁决议。
对于去年11月30日通过的涉朝问题决议,外交部曾多次强调中方立场。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曾表示,第2321号决议既表明了国际社会反对朝鲜发展核导计划、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一致立场,也重申了维护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和平与稳定,以和平、外交和政治方式解决问题。
耿爽强调,中方始终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决议既出台了新的措施,体现了安理会的决心,也指出要避免对朝鲜民生和人道需求造成不利后果,无意对正常经贸活动产生负面影响。我们主张,第2321号决议应得到全面、平衡的执行。”他说。
观察者网注意到,朝鲜官媒不点名地无端批评中国已非首次,但这次的措辞的激烈是“空前的”。
2016年2月,朝鲜《劳动新闻》发表文章不点名批评中国,“不惜抛弃用鲜血凝成的共同胜利果实——宝贵的友谊关系”。
2013年5月,《劳动新闻》社论再次引用“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对中国进行批评。
2014年上半年朝鲜多次试射弹道导弹,美韩希望联合国对朝进行新一轮制裁。朝《劳动新闻》7月24日刊登了朝鲜国防委员会的发言称,“中国没有反对制裁决议,就是不支持朝鲜。”
然而此次批评的措辞明显愈加激烈,《环球时报》分析认为,这足以构成中朝关系的一个“事件”,看来中国近日宣布到今年底以前暂停从朝鲜进口煤炭,让平壤感到了痛,也激怒了它。中国应坚持严格执行安理会决议的立场,不受平壤对此采取什么反应的影响。
另外该报指出,朝中社的评论没有点中国的名,很可能是平壤希望通过发这样的文章向中国施压,促使中国为了保持中朝传统友好关系而在制裁的问题上往后退。该文以署名评论的形式发表,而非社论,显示平壤还想留点余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环球时报》24日社评全文如下:
朝鲜官方通讯社朝中社的官网23日以“卑鄙的做法,低级的算法”为题发表署名评论,不点名地批评中国“肆无忌惮地采取非人道措施全面断绝了涉及改善民生的(与朝鲜)对外贸易,并说这“实际上同敌对势力要搞垮朝鲜制度的阴谋大同小异”。
文章抨击那个“口口声声标榜‘友好邻邦的周边国家”以及“以大国自居的国家”,称它“没有政治主见,对美国随波逐流,却辩称这一卑鄙做法意在制止核计划,而非对朝鲜的民生造成影响”。
朝鲜官方媒体过去也曾不点名批评过中国,但这一次的用词空前激烈,足以构成中朝关系的一个“事件”。看来中国近日宣布到今年底以前暂停从朝鲜进口煤炭,让平壤感到了痛,也激怒了它。
本报编辑部认为,第一,北京应坚持严格执行安理会决议的立场,不受平壤对此采取什么反应的影响。
第二,至少在一段时间里,不与平壤的冲动态度一般见识,不主动升级双方的隔空语言冲突。
第三,稳稳保持既坚决反对朝鲜拥核、又尽量维持对朝正常国家关系的基本路线。不对平壤做无原则的让步,也不逼它。
我们要对以下事实充满信心:中朝关系不是当年的中苏关系,二者的实力对比、纠纷性质、地缘环境都不可同日而语。朝鲜没有能力与中国全面对峙,它会有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举动,但很难进一步将它们转化为对华地缘政治行动。在当前东北亚战略格局不变的情况下,中朝不会有实质对抗。
让中朝关系彻底破裂不符合平壤的利益,因为它在现有体制下与美韩完全改善关系几无可能。即使美韩肯向平壤展开怀抱,这对后者也是不可承受的险棋。要融入美韩的体系,意味着朝鲜必须开放,它将带来平壤的政治风险,而美韩肯定不会帮朝鲜克服那样的风险,它们更可能选择趁机颠覆朝鲜政权。
只要中国愿意保持中朝关系的平稳底线,就能做得到。只制裁朝鲜,但不与之敌对的中国,比中国变成“第二个美国”,对平壤来说还是要好得多。另外,中朝边境有一点贸易,总比它变成“第二条三八线”,也更有利于平壤。
朝中社的评论没有点中国的名,很可能是平壤希望通过发这样的文章向北京施压,促使北京为了保持中朝传统友好关系而在制裁的问题上往后退。此外该文以署名评论的形式发表,而非社论,显示平壤还想留点余地。
北京在与特朗普新政府的沟通中都做到了保持定力和恪守原则,这个国家长期处在“大风大浪”中。对朝关系如今成了难题,但对这个“难”,中方有更多顺其自然的资本。
让平壤的官方媒体闹一闹,或者说“让子弹飞一会儿”,这对中国来说无大碍。我们还是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欢迎朝鲜更理性地看待中国对安理会决议的严格执行,也欢迎它随时恢复对中朝关系的建设性姿态。中朝应为友好邻国,谁都不该幻想其他的选项。
朝中社23日文章全文如下:
12日,朝鲜在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英明领导下,试射“北极星-2”型地对地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取得完全成功。这一大快人心的壮举霎时轰动了全世界,国际社会对朝鲜的核打击能力取得长足进展予以肯定。
世界主流媒体一致热评说,朝鲜成功试射“北极星-2”型弹道导弹证明用卫星事前实施探测、拦截或先发制人打击实际上都是不可能的,昭示了朝鲜的“战略优势”。
但惟有“口口声声标榜友好邻邦的周边国家”却说这“不过是初级阶段的核技术”、“朝鲜会最吃亏”云云,刻意贬低朝鲜此次发射的意义。
他们甚至以“毫无法律依据”的联合国制裁决议为由,肆无忌惮地采取“非人道”措施全面断绝了涉及改善民生的对外贸易。
一边在嘴上动辄念叨联合国制裁决议不应对民生产生负面影响,另一边却采取这样的措施,实际上同敌对势力要搞垮朝鲜制度的阴谋大同小异。
一个以大国自居的国家没有政治主见,对美国随波逐流,却辩称这一卑鄙做法意在制止核计划,而非对朝鲜的民生造成影响。
对此,世界良知讥笑说“人多地广的邻国‘迎合’美国制裁朝鲜”,而敌对势力却喜不自禁,大呼快哉。
仅用几年的时间制作出换了别人就需要花数十年功夫的核武器,还在半年的期间全靠自己的力量和技术健全新的最尖端战略武器系统的,就是朝鲜无尽强大的国防工业。
他们以为只要切断小小资金的来路,便会使朝鲜无法制作核武器与开发洲际弹道火箭。这本身就是幼稚可笑的。
朝鲜有金日成同志和金正日同志毕生缔造的自立国防工业,有高举“党中央的战略构思和意图即是实践”这一信念口号,以你死我活的觉悟奋斗不息的国防科技工作者,因此将随意大量制作出任何人未曾见识、任何国家也未曾拥有的各种最尖端武器。
朝鲜将用这些武器,靠自己的力量维护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朝鲜人民从当前的现实中再次真切地感受到劳动党的并举路线是千真万确的。
朝鲜将坚持沿着并举的道路走到底,依靠强大的核遏制力痛击美国及其追随势力,赢取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