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爆火!7月渥太华销量+房价皆暴涨20%,疫情对房市竟有这种影响?
【OTTAWAZINE资讯】
好家伙,渥太华今年又是一个热破纪录的夏天。
但是渥太华人丝毫没有被这酷暑打蔫,买房的热情高涨不退。就连渥太华房地产委员会这个月的销售报告的标题都无比切题:“房市就像这七月一样火热!”
怎么个火热法?根据报告中发表的数据,7月份在渥太华竟然有2,189套房产出售,比去年七月的1,838套高出了19.4%!掰着手指算一算,这也就代表着7月的渥太华平均一天有70+套房产成交!
其中,住宅类别(residential property)的房产出售了1,646套,公寓类别( condominium property)的房产出售了543套,分别比去年七月的上涨了19%和18%。
连渥太华房地产委员会主席Deborah Burgoyne都惊了:原本夏季不是买房的旺季,这应该和疫情前期的春季销售下滑有关,房产销量呈反升趋势,弥补了春季的售量。而疫情期间的一些特殊措施,给买房造成了种种不便,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售出这么多套房确实让人感到意外。
确实,由于疫情,大部分建造商最近才重开售楼处和Model homes,此前买家只能通过网上“云看房”还有Email的形式去抢房,加上部分地产经纪人疫情期没有工作,没想到还会有这么多买家在网上抢房。
跟销量形成正比的还有价格。
七月份,渥太华公寓类别的房产价格平均为$357,764,同期增长了19%。而住宅类别的平均售价为$585,084,同期增长了20%。
一个数字,感觉让已经买房和还没买房的人瞬间泪崩,但是是出于两种截然相反的原因——买房的人流下欣慰的泪水,还没买房的人压力越来越大。
委员会主席也讲到,这种情况,对于新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买家来说影响是最大的。在一套房产有多个offer的“投标战争”下,今年七月有57%的房子成交额要比listing的标价高,而去年同期只有33%。这个走势,确实对新手玩家很不友好哇。
当然了,标售房产的骤减,也是致使房价飙涨的原因之一——住宅类别listing比去年同期少了55%,公寓类少了33%。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标价$700,000及以上的房屋上涨最快。一名Remax的地产经纪分析道:这是因为人们开始考虑,当新冠病毒的第二次爆发到来,人们需要长期居家的时候,他们希望住进一个更宽敞舒适的房子里,还有办公的空间,还要有可供休闲娱乐的后院。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从渥太华的边缘地带——比如说Embrun, Carleton Place和Kemptville等地寻找房源。这也说明了渥太华市区出售的房产资源愈发有限的问题。
按地区划分,就更能体现出渥太华房地产市场的疯狂——从平均售价涨的最夸张的Bell’s Corners地区(77%),到平均售价下滑的最夸张的Dow’s Lake – Civic Hospital地区(-22%),差距真的很大。但是我们不能太着眼看这些数据,毕竟,这可能是仅出售了几套房而得出的数据,误差较大,削弱了它的代表性。
尽管如此,相信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选好地区真的很重要。看一下那些成交量高的地区——Kanata和Barrhaven地区,平均售价同期上涨了20%左右,属于平均范围。而另一个热点地区Orleans-Cumberland,同期上涨了28%!
下面,捂好你的小心脏,看一下你家地区涨了多少吧(建议看百分比的同时看一下销量来平衡一下误差):
那么,媒体和大众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个问题上:这样的飙升啥时候能结束呢?
对此,委员会表示:这对于渥太华的房地产市场来说算是一个新现象,但房地产市场一般来说相对稳定,较好预测,今后渥太华房地产市场面临怎样的发展,参考那些大城市的房市发展轨迹便知——只要需求持续大于供应,这样的涨势就一时半会不会发生大变。
“既然现在趋势是上升的,那么时机便很重要。对于那些处于房地产市场之中想要有所行动的老买家们,这个时候也该意识到了,在渥太华你的投资一定是稳赚不赔的。这个市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充满挑战性,只有达到更多平衡,才能稍减买家的压力。”
这房屋出售和涨价的速度让我们真实感受到渥太华城市的发展,也让还没买房的人深感担忧——太难抢了,这年头买房都成了拼手速的竞技,抢不到就加价入手,盖的速度赶不上卖的速度,想跟建筑商预约看房,人家直接跟我说,卖完了,下次吧。。。
真的是学生时代抢鞋,毕业工作抢房,现在Zine君才意识到,抢房比抢鞋难多了,地产经纪朋友都哭着对我说了那句从抢鞋年代就很熟悉的台词:“秒光啊,抢不到,根本抢不到。。。”
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天气虽然热,但渥太华的买家买房绝对不是“脑子一热”就买了。不得不说,在这个时间的渥太华买房,是明智的。照这个趋势下去,仍然还有很大的上找空间,投资回报率稳稳的。
行,算了一下我现在的存款还有工资,差不多再码个几千亿字我就能在渥太华买套房了。希望还没买房的各位像我一样,不要气馁,继续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呀。
OTTAWAZINE/Scarl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