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红“一家亲?聊一聊北美网红们身后的故事
【OTTAWAZINE资讯】在这个移动互联网和新兴媒体大力发展的年代,“网红”文化可谓是大行其道,蒸蒸日上。一场由“网络红人”带来的网络狂欢正在无声无息中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不说别的,小编自己就关注了一大堆形形色色的“网红”,从美妆护肤到萌宠博主,再到时尚穿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逃不开”网红的影响。刷微博或者逛Instagram就是每天的日常,不做完一天都不完整。
对于国内“网红”,人们现在逐渐有了褒贬不一的声音和评价;那么北美的“网红”们呢?他们又是如何打造自己,吸引粉丝,并且创造利益的呢?
“网红”在北美又被更专业地称为“社会影响者”。他们的工作内容极为简单,就是在各个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发!发!”
媒体公司Cision的James Rubec提供的内部消息显示,“大部分北美网红发一条推特可获得20 至200美金不等的酬劳;而发一条Instagram状态收费就更高了,通常在200至1000美金不等,” Rubec还说,这价目表对于那些有着上千万粉丝的网红还不奏效,他们往往收费更高,甚至需要签合同,用支票支付。

Cailli and Sam Beckerman, twin fashion bloggers from Toronto, are top Canadian social influencers. Their social sway commands big bucks, experts say. (Ousama Farag/CBC)
Cailli Beckerman和Sam Beckerman就是一对生活在多伦多的双胞胎时尚博主,也是加拿大数一数二的“社会影响者”。她们以自己不拘一格的穿衣方式,例如在香奈儿的裙装下面穿一条休闲的牛仔裤,成功吸引了人们的关注。随着粉丝团队的日益庞大,姐妹俩开始以此为生并且创造利益。
成为“全职”网红以后,姐妹俩不再拘泥于多伦多的家,她们更多时间穿梭在世界各地的时尚秀及新品发布会上。飞来飞去之间,带给她们包括Rihanna在内的30多万粉丝最前沿的时尚资讯。
网红是怎样炼成的?
网红们的经济效应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实现的。Beckermans姐妹在万千网红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就是她们的真实性。
她们的Instagram上不乏姐妹俩素颜朝天的照片。比起国内部分统一“蛇精脸”,“欧式大双眼皮”的网红们,她们的长相更具有个性,也治好了我们的脸盲症。不同于国内某些利用观众“狂欢”心理,在利益驱使下靠“出位”表现博眼球的网红,她们更多的是与网友们分享自己真实的生活和经验。“这就是真实性的意义。而且这对观众们很受用。” Rubec说。

Social media influence depends on 'the tone of authenticity, someone talking about their own personal experiences,' says James Rubec of media company Cision. (Ousama Farag/CBC)
当然,打造一个“真实的自我”并不足以赚很多的钱,这只作用于赚很多的粉丝。当粉丝们都接受并且习惯了网红的“真实”,此时网红再不经意传递的品牌信息就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比起电视上的广告或者聘请明星担任品牌大使,这种来源于网红的软性广告常常更有效果。
网红们的战场
如今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网红届也不例外。Cision公司的数据显示,全加拿大目前有10万“社会影响者”,他们一年内实现了高达10亿加币的经济价值。看上去简单快速,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试图“销售”自己,在网红经济里分一杯羹。
加拿大80%的人手持智能手机,这当中65%的人们在不同社交软件上有建立账号。“我们在创造并且消费自己生活的内容。简单来说,这就是一场博取大众关注的战争,谁胜利了,谁就可以赚更多的钱。” Rubec说。如果非要计算胜负,那就要看谁发布的内容获得了更多的“赞”和“转发”。

Cailli and Sam Beckerman in Coach PreFall 2016
显然Beckerman姐妹算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之一了。她们完全不用担心“赞”的多少,她们甚至可以无后顾之忧的与类似Chanel, Coach和Apple 进行合作。
网红的自我修养
网红是新传播时代的独特表达,他们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观众们的现实行为。比如小编就非常容易被“网红”种草。也正如北美网红们的专有名称那样:网红不仅仅是网络上的红人,更是现实社会的影响者。
网红们的“职业道德”和“修养”就被提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利益熏心之后,网红们呈现的的不良言行或者无良“安利”都会对人们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三观尚在形成中的青少年。
这也是为什么加拿大广告标准局最近新发布行业规定,要求“社会影响者”也就是网红要明确公布自己的所得报酬。

Khloe Kardashian identifies this Instagram post as a paid promotion by using a hashtag: #ad. (Instagram)
Beckermans姐妹也明确表示,她们只与自己喜欢的品牌合作。她们呈献给粉丝的是她们的诚心推荐,而不仅仅是收钱替人打广告。
Youtube明星Jeremy Rupke也说,透明化是每个“网红”需要遵守的行规之一。
他的Youtube节目“How to Hockey” 播放量一度飙升至1百万。他坦言道,他节目里出现的冰球棍基本都是来自商家的免费提供,比如来自Bauer的价值1000刀的冰鞋。
“我的视频不能仅仅是一条商家广告,我会认真负责地告诉观众自己的使用感受。这才是观众真正想看的,而不是虚假。”

Jeremy Rupke's How to Hockey tutorials capture up to a million views at a time. He says he's always up front about free products, like the $1,000 skates Bauer recently sent him to review. (Ousama Farag/CBC)
小编个人觉得,“网红”现象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未来趋势谁也说不准。但是国有国法,行有行规,“网红”行业也需要有一定的职业操守:创造利益保持人气无可厚非,但道德底线也不能丢。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好了,小编继续刷Instagram去啦。
OTTAWAZINE/ Sandra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