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价格与房价齐飞 别想着食品价格下降了
房价上涨的后果仅仅是买不起房?那你就想得太简单了。有没有觉得很多时候加拿大本土生产的食品反而比进口食品还要贵?一个原因是,加拿大农田的价格这几年跟着房价在疯涨。22%、14%、10.1%,加拿大农田以超过10%的增幅连涨三年,可以松一口气的是,至少从数据来看,增速开始下滑了。
BC涨幅不是第一名 纽芬兰才是
加拿大农业信贷机构发布报告说,自1993年以来加拿大的农田价格就一直持续上升,2013年涨幅高达22%,2014年涨幅为14%,2015年虽然在继续上涨,但幅度不如前两年。
全国各地农田去年涨价的程度不同,如下:
•马尼托巴省:4%
•阿尔伯塔省:6%
•魁北克省:6%
•萨斯喀彻温省:4%
•爱德华王子岛省:5%
•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7%
•安大略省:6%
•BC省:5%
•新斯科舍省:3%
•新不伦瑞克省: 6%
可以看出,基准价格较低的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的涨幅最高,使得房价已经很高的BC省涨幅不再突出,而前两年的农地热门投资地萨省的涨幅也不高,这可能和中国移民的投资热潮慢慢消退有关。
农业信贷机构的首席农业经济学家J.P. Gervais预测,2016年加拿大农田还将继续涨价2%-4%。
农地贵了食品不可能便宜
对于大温居民而言,价格上涨肯定意味着驱动菜价上涨。根据Vancity信用社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大温地区房地产价格的不断飙涨导致本地蔬菜水果的种植成本也随之增加,预计未来新鲜食品价格可能上涨25%至50%。
报告合著者曼菲尔德说,由于房价上涨,很多非务农人员购买了面积5至20英亩的小型农场,利用农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置业,把它们改造为乡村别墅,实际耕作面积越来越少。他相信BC大约有35%的租赁耕地为商业所有,“尽管只有少部分土地所有者能成功申请到农地用途变更,但成功的希望仍在鼓励人们的投机行为,同时成为影响较大农地价格的一个因素”。
结果是,尽管有农用土地保护(ALR)管理条例的保护,在大温地区农民租赁并耕种的农用土地,有三分之一来自于非农民拥有的农地。
报告发现,在大温20英亩以内的农地,每英亩的成本为11万元到35万元,而在BC省每英亩的土地价格超过8万元,真正的农场主来说,想要靠务农维生越来越难以负担了,“对大部分农业运作而言,小农场的价格实际上超过了财务的可行性。农场主们不得不提高他们的产品价格,才不至于亏钱”。
去年一年,加元的飞速贬值使得进口食品价格飞涨,但人们发现,与此同时本地生产的食品虽然不受汇率影响,却也不存在价格优势,“去年1月至今年1月新鲜蔬菜的价格上涨了26%,新鲜水果的价格上涨了9%”。曼菲尔德认为,为了保持本省农业的可持续性,当局还需要做更多来保护农用土地,“农业用地的高价格是对这一地区农业的主要威胁,投机行为需要得以解决”。
都怪中国投资客炒作?
前两天,不少中国投资客流行到萨省去买农场,在中国移民定居地,农田价格在2010年到2013年间上涨了近50%,从而引起当地人的怨声载道。
除了一些真心的投资者外,不乏将农田当房子一样转手倒卖的投机客,萨省以及隔壁的阿尔伯塔省、曼尼托巴省都出现了专门做华人生意的农场经纪。相对于BC省和安大略省,草原三省的房产价格相对便宜、税收不高,借贷利率也处于历史低位,而虽然萨省拥有全加拿大最严格的农场所有权规则,即只有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和加拿大独资企业获准持有超过10亩农田的业权,依然吸引了那些拥有永久居民权甚至已经入籍的华人涌入来买农场。胡安迪的农场管理公司的客户,就有很多拥有加拿大国籍、但居住在国外的人,他们购买了农地之后再通过管理公司租赁给当地农民耕种。
这股农场热之后,不少华人也开始反思、甚至后悔当初的投资决定。不但因为务农苦,更因为农地是一个长期的投资项目,不可能立竿见影轻松回笼资金,有的农地公司加价30 – 50%把农地卖给华人投资者,对不熟悉当地情况的投资者来说风险很大,第一批农地投资者中很多人已经撤了出来。也许,这就是萨省的农地价格开始大幅回落的原因所在。
可以看到,这两年农地价格的上涨,推动主因已经不再是炒作,更多在于低利率和农业收入的增长。
什么都在涨涨涨,何时能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