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怎么中国女孩“要被送去非洲当性奴”了?
【OTTAWAZINE资讯】
早上一睡醒刷微博、抖音,怪了怪了,感觉自己穿越了。吓得我赶紧睡了个回笼觉再起来,肯定是今天的打开方式不太对。
怎么一觉起来,全网都在上演“昭君出塞”的大戏?
“穿我中华裳、嫁我中华郎?”
“要么十里红妆,要么三尺白绫?”
“打倒恶龙,迎接心爱的公主?”
古风虐恋?霸道总裁?乙女向drama?
还有集体跳楼的?。。。。
搞了半天弄明白了,原来竟然跟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有关。据说,有个叫“杨宜勇”的发改委干部,发表言论说鼓励引入外国劳动力,鼓励中国女大学生和黑人联姻。不过,这个言论后经证实为谣言,已被微博和谐。
没想到,就是因为这样一条言论,引发了网友集体颅内高潮。
我捋一下逻辑啊,大概是这样的:
国家拟《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问民众意见➡️引发热议,群众热烈反对➡️有人称之为《卖国条例》,中国要亡➡️谣言称“鼓励中国女大学生和外国人联姻”➡️完了,黑人来抢中国新娘了➡️中国姑娘被送去非洲当性奴了。
嗯,大概就是这么个脑回路了。
怎么现在有些网友这么多戏啊,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脑内上演完毕“心仪女同学被黑人抢走,大声哭嚎,女同学父母伤心欲绝,警察坐视不管,国家送去祝福”的大戏了吧。。。
这个时候,男性网友集体出来“保护中国女孩”,宣称“中国女孩属于中国男孩”。
对不起,本小编尴尬症犯了,需要去厕所吐一会。
我就想问,就算真有人说鼓励中国人和黑人联姻,谁强迫你了啊,还不是想和谁结婚和谁结婚?之前也有不少和外国人结婚的中国女生,都是被强迫的吗?怎么没人说要“保护”她们?
说拿着大刀上街砍人的,你自己想想是外国人犯罪还是你犯罪啊?
你们的“正义”不是正义,是一种“占有”,是一种为了抵制“外国人霸凌中国女孩”的“反霸凌”。
已经2020年了,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女孩想嫁给谁嫁给谁,政府都强迫不了,中国男孩,更不行。
在这里,我只想说一句:保护中国姑娘没有问题,别把保护当占有,别光说不做,先从帮你妈和你老婆做家务开始吧。
(分割线)
反观为什么许多网友会对“鼓励女大学生和黑人联姻”的这个事情反应这么夸张?不知道如果换成鼓励和白人联姻,还会不会是这个反应。
看看网友们的说辞,“黑鬼”、“夷狄”、“亡国灭种组合”、“不想生个奥利奥”这些语言让已经在加拿大生活多年的小编感到迷惑。我明白确实不少人会有种族歧视,没想到竟严重到让我三观尽毁的地步。
说到底,这就是一种偏见。许多中国人对黑人的歧视,根深蒂固,或许是一时半会无法改善的现象。它不仅体现在这些人的言行举止、字里行间,更表现在他们不可颠覆的价值观里。
一些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选择性失明、选择性失聪,只愿意相信他们相信的事情,而屏蔽掉他们不相信的事情。外国人的所作所为,他们只看到不好的,屏蔽掉好的,然后就盖棺定论,称他们是“洋垃圾”、“洋鬼”、令他们“滚出中国”。
但是一方面网友发表着这样歧视言论,另一方面,但凡中国人在国外受到一丁点歧视或不尊重,这些网友就要开始要死要活的骂了。
“外国人凭什么歧视中国人?”
“中国姑娘绝对不能嫁给黑鬼。”
这样对等吗?符合逻辑吗?
人和人、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际都是建立在平等、互相尊重之上的。确实,在国外存在着不少歧视中国人的现象,但既然我们不想受到歧视,是不是也该将心比心,改善一下对黑人的偏见呢?
最后,关于《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小编在此不想说我们该支持还是该反对。
但是在我看来,网络上大部分网友用“感情”来发声主观意见,已经超过了用“理性”去分析是非对错,顺便强“贴标签”,用爱国情怀去道德绑架其他人。
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分析:“公众之所以对这个问题很敏感,我认为主要是对以往外国人的在华管理情况不太满意,对这一次制定条例能否消除相关问题缺少信心,所以对条例草案的一些细节全都朝着最不利的方向去解读了。”
好好一个条例,国家特意来问民众意见,不是让你用来魔幻发言,演苦情戏的。
有主见,是好事。但希望你的主见是在全面阅读、理解条例,用理智和逻辑去分析现状、衡量利弊,而不是只看弊不看利。切实地为国家发展考虑,而不是看你的心情。
总而言之,我今天主要想表达三个观点:
1.没有人逼着谁去嫁给谁,想和谁结婚就和谁结婚。网络上口口声声说着“保护女性”的人不如从尊重女性、帮妈妈帮老婆做家务开始做点实际行动吧。
2.一边发表着“黑鬼”“人分三六九等”的歧视言论,一边反问“外国人凭什么歧视中国人”的中国网友,请自己缕直自己的价值观。
3.希望更多人能学会用“理性”去看待问题,而不是用“情绪”去看待问题,只因“反抗心理”就一概不考虑接受不想接受的事物。
这一隔离的冬天,怕是把许多没事干的人的戏精本质都逼出来了,希望疫情赶紧过去,春天早点到来,网上的巨婴早点长大。该上班上班,该上学上学,没事多看看新闻少看看nc言论。
完了,写到这我觉得自己今晚要被骂了,但是,就这样吧~
(本文均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
OTTAWAZINE/Scarlett